实践中的基层民主——以上海虹桥为例(奥地利人看中国系列之一)

2024-11-25 09:00

今年五月中旬,我前往上海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进行调研。


第一印象:步行街宽敞且绿意盎然。

我此次来上海调研是为了收集虹桥“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相关资料。为了熟悉周边环境,我提前一天从中国南方飞抵上海虹桥,考察了古北附近的社区。虹桥街道约有14万居民,是一个富裕的地区。在绕行了设有市民中心的古北国际广场大楼后,我找到了计划参观的黄金城道步行街。我从未见过如此宽阔且树木繁茂的步行街。街上设有许多长椅可供休息,孩子们在游乐场上尽情玩耍,非常开心。街上还开设了各类中西式饮品餐厅,顾客络绎不绝,适合放松休憩。步行街显然是为当地居民而非街边商铺而建——社区居民深度参与了步行街的规划和建设。当地全国人大代表、市民中心主任盛弘女士向我介绍:“我们非常重视绿化。我们开展了许多与生态、绿色环保相关的活动,比如在黄金城道步行街上设立了几个自然小径,定期组织周边社区的亲子家庭一起植花美化。”

新虹桥中心公园听取市民建议,新建了九个篮球场,为周边的居民提供户外运动的场地,女士们喜欢在公园里跳广场舞。中国的园林设计以贴近自然而闻名,上海的豫园便是代表。

那个下午,我在步行街的绿荫下品尝着一家法国咖啡馆的咖啡,享受宁静,期待着次日的参访。

活动服务中心

第二天,在虹桥街道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下,我参观了市民中心,这是一个公共活动和服务中心,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一楼设有图书馆和介绍中心功能和历史的展览厅。二楼是活动中心,设有幼儿游乐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当时正在上吉他课),以及一个设施齐全的老年餐厅。最后我们来到三楼,这里设有会议室和其他活动场地,我在这里与街道和中心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广泛、深层的选举和代表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究竟是什么,有何作用?简而言之,它关系到群众参与和自治。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我简要介绍中国的民主决策结构。中国设有五级人民代表大会:乡镇/街道、县/区、市、省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所属层级讨论并决定相关事项,制定法律或法规。2022年,中国共有277万人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中95%是由各地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县乡两级代表。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委会是最基层的自治组织,负责处理其所在单位和社区事务。2018年,中国共有65万个基层自治组织,其中包括54.2万个村民委员会和10.8万个居委会。居委会和村委会还设立调解、公共安全、卫生等分委员会,以管理所属社区的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调解民事纠纷并维护公共秩序。

人民参与和自治

虹桥的民主实践基地是一个基层群众自治的范例。在这里,居民的衣食住行、环境和交通等日常问题,都会以有组织的方式进行讨论并处理。社区通过与居民直接交流、网络或分发至社区的调查问卷来收集和评估居民的需求、问题及建议。

虹桥街道和市民中心的几位负责人也出席了“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的介绍会,盛女士在会上介绍说:“多年来,我们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一些小型翻新项目和活动上鼓励群众建言献策,共同参与。我们把收集上来的群众建议通过海报在社区发布,大家可以线上和线下进行投票。在计划完成后我们会举办会议给予群众反馈,例如居民代表会议,大家可以对项目进行评价。在日常涉及居民的问题上,居民实实在在地参与其中。他们理解、参与并表达意见,能够全过程参与,因此大家的满意度都相对较高。”

社区自治办公室工作人员尤元超系统地介绍了办公室的工作:“我们的工作集中于基层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立法咨询、规划决策咨询、收集民意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磋商。”自治办公室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分析总结实践经验,并用于指导后续实践。

因此,项目从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再到总结反馈的每一步都被系统地定义。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步骤都是在与居民达成共识的条件下进行的。

虹桥民主实践基地的成就

虹桥民主实践基地有哪些成就呢?

建立一系列民主决策机制,如公众听证会、群众咨询和在线问卷调查。

2020年启动“微咨询”系统,以便居民参与社区小事(如交通标志位置和公共空间设计)决策。

居民参与老旧城区改造和重建。

倡导并支持居民建言献策。

设立群众调解中心,帮助解决居民之间及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纠纷。调解中心配备了专业的调解员,协助各方解决矛盾,达成解决方案。

2021年推出“人民监察员”制度,居民可以举报政府官员的腐败和其他不当行为。

提升养老服务,开设12家老年人食堂,为老旧建筑安装电梯。

完善社区公共交通。

推动本地创业行动,组织研讨会和讲座,探索新商机。

2023年启动“志愿服务”系统,居民可以自愿为社区做贡献。

如何激励群众参与?

我问盛女士,如何能够成功激励人们积极参与?他们需要为社区付出大量的时间,而且大家都有工作要忙,有孩子需要照顾。她回答道:“我们有一句话: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享受!要激发居民们的参与热情,就要使他们感到这个事情对他们有益。我们会介绍相关法律、社区绿化或者其他和大家息息相关的话题案例,以此激发大家的兴趣。因此,找到合适的话题使大家都能参与讨论非常重要。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有的意见会被采纳,转化为提案。正如我们所说,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民主并非幻影,而是可以被看见、触摸和感受到的。我们还有一句话:以民主方式解决人民的问题。”

全面的老年人护理

由于我也年事渐长,而且众所周知,中国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因此我询问了负责虹桥老年人护理工作的何女士关于该地区的养老服务。

虹桥街道有近2.1万名登记在册的老年人。通过设立“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一个中心和多个服务点,确保老年人在居住地附近即可获得方便、专业和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何女士介绍说:“我们为居民提供便利、健康、文体、智慧等四大类26项服务,我们成立了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我们是社区养老服务的枢纽,将服务带到居民社区,为老年人收集和配送生活必需品、提供餐食服务以及帮助失物招领。针对失智老年人及其家属还有特别支持。餐食服务可以选择送餐上门,或到社区食堂就餐,可以通过手机预约。古北中心的社区食堂每天有60到70人前来就餐,中午和晚餐时间还提供小点心。”

我看到写在一块大黑板上的价格表。一壶绿茶或红茶的价格是1元人民币(约合0.13欧元),咖啡比茶贵,一杯卡布奇诺8元人民币(约合1欧元),一份饼干点心则售价5元人民币(0.6欧元)。

立法者与群众间的桥梁

近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立法机构——努力使基层单位作为顾问参与立法。这些基层单位被称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其中一个设在虹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群众应参与决策的全过程,重点在于群众参与。这意味着,居民除了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外,还会被纳入国家、省、市三级法律、政策和条例的起草过程,后续他们还将参与这些法律、政策和条例的实施过程,从而推动法治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基层立法联系点提供法律草案信息、法律草案的咨询等一系列服务。此外,还包括协调420名顾问和15个咨询组织在16个社区内进行公众听证会、民意调查以及提供咨询。

这些立法联系点是如何运作的呢?吴欣慧女士是一名职业律师,同时也是虹桥立法联系点的联络员。她向我介绍了她的工作:“我们的联络办公室收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意见征求。通过邀请各行业人士表达对法律修订的看法和建议,我们可以征集到跨行业且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群众或企业的意见可能会被纳入立法意见中,但当然不是所有意见都能被采纳。我们进行处理后将结果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果能够被采纳,那就成为‘立法意见’。如果不能采纳,那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将在我们的社区管理中得到落实。”

虹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金慧莲女士讲述了一个具体的案例:“社区当前处理的案例往往也是在立法审查中提出的,比如无障碍法。我们区有一所盲童学校。我们在无障碍法修订征求意见时提出建议增加一个新条款,即要求更多的信息以盲文或视听版本发布。我们还组织上海电台的志愿者制作适合残疾人的电影,并在全市推广。这也是将法律落实到基层的一个好举措。”在学校周围的人行横道信号灯上安装声音提示、盲文提示或其他设备,以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截至2023年4月,共有82个法律草案收到超过2600条建议,其中166条被全国人大采纳,涉及电子商务法、民法典、公共图书馆法、个人所得税法以及反家庭暴力法。

随着湖北襄阳、江西景德镇、甘肃临洮和上海虹桥这四个最初的立法联系点取得成功,立法联系点已推广至全中国。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6000多个立法基层联系点,覆盖五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个层面。

    总结

此次上海参访给我的感受是:这里有非常专业且非常敬业的人,他们帮助群众自治,将解决群众的问题和诉求视为自己的职责。

西方完全被忽视了中国的民主结构和程序。这些结构和程序虽然并不完美,但正在不断改进。民主是需要组织和管理的,尤其是在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治建设齐头并进,法律法规覆盖生活和经济的方方面面,并将政府的行为约束在法律框架内。

我认为中国民主发展的方向不是向西方看齐。西方民主体系所适用的国家越来越少,观察欧洲和美国的政治现状可以发现,其功能和诚实性遭受严重质疑。西方国家及其政治和经济体系停滞不前。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知名教授张维为告诉我, “民主是一种普世价值,但西方的民主制度并非如此。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正在发展一种融合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民主。


(奥地利作家Fitzthum)